
各位家长和准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真是操碎了心。可是,我们到底要教给孩子些什么?
我们要如何教育孩子?
也许100个家长会有100个看法。当我们提教育孩子时,也许太一相情愿了,孩子在一天天的成长,这个宇宙中最神奇的精灵一天天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当我们试着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时,也只是以自己的三观来约束这些精灵,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他们将来优秀罢了。在这个大自然的定律面前,也许家长才是更应该被教育的,也说不定呢?
几米的绘本里有句话:我不是完美的小孩,可你也不是完美的家长,不过我们还是将就着过吧。家长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去难为小孩子了。也许教育本来就是个复杂的命题,可惜我们却每个人都要去面对,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许大自然在给了我们天经地义的父母的身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给了我们同样当好父母的潜力了呢?我们只需要做的是:打开那道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认真的学习如何做好父母吧,必定,这也是第一次,没经验啊。
因为没有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我们也没办法去给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看法打一个分数排一个名然后拿个第一就简单解决。所以我也只是想把各种的看法,各种的做法罗列出来,就像是自助餐一样,你喜欢吃哪一种?自己来挑选。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一点点的困惑,或者说,孩子的不完美,也许是件好事也说不定。所以,我的论点是:
不要完美的小孩。
跟孩子相关的一些书
窗边的小豆豆

校长第一次见到孩子时,认认真真的听小孩子讲了4个小时,这让孩子感到了尊重。小豆豆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好孩子。而正是这些特质让小豆豆表现出独特的一面。这也许为作者将来的发展打下不了不磨灭的印记。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孩子了。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本的教育学家。每位父母都应该看看。
造就全人的艺术教育

没有绘画,音乐的教育,那不是完整的人生。这是一本教孩子画画的书,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很喜欢里面的观点,让孩子学会去感受艺术。
愤怒之舞

这不是一本教育孩子的书。但里面提到的观点我觉得对于改善整个家庭的关系,都有意义。愤怒是一种信号,它值得倾听。认真的对待每一个人的愤怒情绪,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
管教熊孩子,不要靠太近

2-4岁,每个孩子都会变成熊孩子吧?读这本书时真是太欢乐。希望你知道,熊孩子就是神经病。你要给熊孩子讲道理?哈哈哈,开什么国际玩笑。对待熊孩子的方法是?保持距离,保持成人的理智和智力,不要被熊孩子的逻辑牵着走。
热烈爱,冷静养

韩国人写的一本书。
- 妈妈不要独自牺牲,要和孩子一同战斗。
- 放天抱在怀里的孩子,让他自由的撒野。
- “不听话的孩子”更容易培养出色的品质。
- 让孩子有冒险的勇气。
- 让孩子多体验异国文化。
- 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
- 培养孩子的语言习惯。
- 适度的爱,足够的空间。
妈妈不必完美,而要和孩子一块成长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孩子哪里有错呢?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是几米的一个绘本,用大人观点来为孩子正名。
孩子的世界

本书为美国的教育家写的孩子从出生到12岁的所有过程。比较偏学术。
一些观点:
- 6岁以前可以打孩子,6岁以后不要再打了
- 孩子的技能重要还是性格重要
- 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些电影
想飞的钢琴少年
这是一部法国电影,讲钢琴天才的成长故事。我永远望不了,当医生告诉妈妈你的孩子智力非常正常,而不是神童时妈妈的眼泪。当孩子上了学之后,再做全职妈妈?也许带给家庭的弊大于利。
女王的教室
如何让孩子学会面对欺凌这件事?如果不在学校里学会那他就只能到社会上去学会了。
小偷家族
这部电影里面,一家子人没有血缘关系,却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小孩子的爸爸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教会了孩子什么是青春期。
龙樱
这是日本的一部高中生立志热血电视剧,强列建议要高考的孩子和家长要去看看。我也深深的接受里面的观点。至少对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模式和持怀疑的态度。
只有填鸭式教育才是教育的真谛。
四月是你的谎言
为了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天才,妈妈甚至经常打孩子到浑身是伤。没有玩的时间,没有亲子活动,没有快乐,童年只留下了阴影。我不知道当有马公生真的站在世界级殿堂的时候心里面会做什么样的回想?
周杰伦唱听妈妈的话,也许这种苦心和不理解也只有真正的超过了才能理解?当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时,是不是也要接受我们所知的天才的怪异?
或者接受我们的孩子只是个普通的孩子?
美丽人生
印象特别深的是这位爸爸为了让孩子相信他们能拿到游戏的奖品而乐观的花光所有心思说的谎。在那样的艰难环境下即使每天工作很辛苦依然创造了一个快乐的环境。也许电影有太多的夸张和艺术成份。但是,也说不定是我们能够前行的动力呢?
爱孩子就意味着坚强和牺牲。奇迹感动和天才都不是随随便便的。
垫底辣妹
教育孩子需要更多的知识。用孩子的话语才是沟通的前题,太多的道理也只是大人一相情愿罢了。很喜欢片中妈妈的作法,知道孩子抽烟后没有说这件事而为了孩子没有出卖朋友而高兴。
跟孩子做朋友也许是最好的姿态。而不是为了树立家长的权威。
闪光少女
当女主说我不想弹扬琴时,妈妈的反应是:你不想弹我没意见。你当初是自己选择的扬琴,他陪你了那么多年,你现在说不要他了就不要了,你得问问他去。这事你不用我,你就问他愿意不愿意。
我是山姆
讲的是一个只有7岁智力的小儿麻痹父亲把一个小女孩养大的故事。孩子的教育需要更多的智力么?也许是。但爱也许有更大的魔力。
什么是好的品质
家庭的传承,家训。即使这些没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但有些依然会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去。那些我们能留给孩子的不会是我们通过语言表达的。而是在每一天的我们待人接物,言传身教的日常里。是我们最深层次的信仰和品质。
你真的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么?天才之路总感觉有些不正常的东西。比如:贝多芬,凡高,海明威。
什么才是全面发展
文科思维,理科思维,艺术思维,体育,家务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许现在还不为过时,只是我们要做得更彻底。
德 | 智 | 体 | 美 | 劳 | |
文科 | 理科 | 兴趣班 | 画画 音乐 | 家务 | |
幼儿 | 唐诗 | 走 翻身 跳 | 古典 钢琴曲 | ||
学龄前 | 绘本 | 儿歌 | 穿衣服 上侧所 吃饭 | ||
幼儿园 | 认识钱 | 玩 | 画画 唱歌 | 收拾房间 | |
小学 | 语文 | 理财 | 滑冰 打球 | 做饭 卫生 | |
中学 | 历史 | 股票 | 团体类项目 | 音乐会 流行歌曲 | 打零工 |
也许家长有更多的发言权?
家长应该怎么办?
- 聆听孩子,重复孩子说过的话。
- 过份的表扬或过份的批评都不可取。
- 财商,也许从小就教孩子看待钱是最重要的。
- 和小孩子一块看绘本。
- 家长做不到的事,也请不要要求孩子。
- 延迟满足。
- 健康的身体
罗列了些我认为重要的。也许真正的各位家长更有发言权。
和孩子一起去看绘本
我常常在想,这绘本到底是给孩子看还是给家长看的?也许作者只是为了说服家长拿钱才故意迎合大人的口味?至于对错,你还是自己来判断:
和孩子周未出去亲子
除了上班,我们还有亲子游。享受大自然,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也许做家长的乐趣都在这里。
从滑冰这件事理解教育孩子
有两个教练,第一个教练每次教孩子都能让他们笑。孩子们都很喜欢他的课,也不累。另一个教练,每次上课都能把孩子训哭。你会选哪个教练?
同样是报班学滑冰。有的家长,说孩子只要开心就好;有的家长,说孩子不行你得努力学。你会是哪种家长?
但我最受不了的家长就是在场外发号施令,说你的动作得这样,得那样,自己不上场却说孩子笨的。我心想,你自己到是试试?
自己曾经做过的,再去告诉孩子;不过,即使自己能做到,也不要强要求孩子做到。
所以,制定规则请针对家庭制定;不要针对孩子制定。家长孩子一起遵守。
逛超市
网络上有一个观点。孩子可以从超市里面学到很多。我觉得有道理。可以让孩子在这里了解:
- 方位
- 价签
- 分类
- 颜色
- 让孩子做选择
- 让孩子做算数
- 让孩子做预算
兴趣班
即然是兴趣班,那就随孩子的兴趣;而不要随家长的兴趣。
从今年的高考看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些什么
从今年的高考题目看,也能分析出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在再要的是能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如果你家的孩子将来面临高考。也许让他从小有这样的思维更为实际。
正确的理解能力。理解书面的语言,理解身边的语言,理解周围。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更谈不上去解答了。
观察能力。观察身边的自然,观察所处的环境,观察社会,观察身边的人,现象。观察图表,社会表达。
关心周围,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国家的事,关心正在发生的事,关心正在生活的世界。
推理能力。能从观察到的现象,数据,做出推理。想象和联想。能看到事情背后的故事和逻辑。
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不光是要发现现有的现象,生活,更要有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认识自己,认识国家,认识历史的能力。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了解自己的家庭,也了解别人的家庭;了解自己的国家,也了解别人的国家。通过对比,来认识自己。
国外的教育
- 多元文化的教育,国际视野的教育。
- 1.以色列 鼓励提问,放大孩子的智慧、知识不仅是书面知识。
- 2.瑞典 没有入学考试,注重团结合作和社会协作能力。
- 3.美国 重视创新、体验式教育、大学开放资源。
- 4.荷兰 重视学生个性、寓教于玩、鼓励尝试。
- 5.日本 重视身体素质,培养国家理念,团结合作和吃苦耐劳精神。
- 6.澳大利亚 中学这前,没有家庭作业。
犹太人的教育:
多看书,会经商。
适合孩子看的书:
我会怎么办?
俗话说未雨绸缪。我现在已经担心起来将来教育孩子的问题。在这里整理下跟各位家长交流。
赔伴,协作,帮助的思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做管理者,而做支持者。
负面清单思维。建立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的底线。不禁止即允许。
不教育孩子具体的技能。因为具体的技能肯定会被淘汰。
让孩子有一颗富足的心。
教孩子能沉浸在某一件事情的能力。不管孩子沉浸的具体事情。
- 小时候只教给孩子音乐,美术,阅读
- 给孩子选择权
-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
- 让孩子学会做饭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家长和家庭的问题。教育好孩子?请先解决好家长的问题。孩子是家庭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