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远方的父母做点啥?

在外地工作,打工族能为远方的父母做些啥?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心里很不宁静。父母上了年岁,却总想为家里做些什么。除了赚钱,也许给家里带来些的改变是好的。新的用品,即是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可是,要改变到什么程度呢?

合适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是太难。

父母生活在农村,而我却长期的生活于北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了日常中的方方面面。对使用的词汇语言,到用品,到接受新鲜事务的程度,到对花钱的理解,到每天思考的问题,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而现在又是处在急速发展的时期。一切又是不等人的快的迭代。

而乡村却相对的保守。人们都习惯于那些原来的方法。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老人却原意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处理问题。对现有的家用电器,用语,大城市兴起的新事物自然的视而不见,或者完全当做黑盒子。

如何引领家人习惯于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真的真的真的是需要太多的时间和耐心。而我却经常会陷入哪些要保留,哪些应该更新的迷思。也许是太过于想要得到 完美所致。不过话说回来,谁不想一切完美?这样想并没有错。

不过,完美也好,情绪也罢。他们就像天气一样,总要有个阴晴雨雪吧?今天阴天了过些日子也会晴天吧?这算不算骆驼式的自欺欺人呢?

好了,就让我接受这60%的完美,或者说40%的完美。继续的尝试。100%的勇气生存下去好。

数一数那些在农村改变着父母理念和生活习惯的用品。从一件件的电子产品入手,看农村观念的变迁。

平板电视

家里面还放着那个老式的创维大屁股彩电。想当年是买的21寸的大彩电,看着他那硕大的体积不知道为啥,看着他才有种看电视的感觉!

可以用电视盒子对老电视改造,让他继续发光发热。

宽带,WIFI,光纤,电视盒子,智能电视,光猫,路由器,HDMI线,数字电视信号,路由器设置,播号上网,应用升级,音响,这一大堆的词汇,对农村来说,真是个不小的冲击。

平板电视

智能手机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重新学习开机,关机,应用,图标,点击,拖动,按住,滑动,返回,Home,这些最基本的操作和理念。重新认识微信,QQ,支付宝,二维码,视频通话,拍照这些基本的功能。让家里人了解听评书,输入汉字,看视频,搜索这些基本的功能。

给家里人解释:什么 是浏览器,网页,网站,地址栏,网址,上网这些词汇。

手机

小爱智能音箱

不得不说,这个是入门最简单的互联网智能设备。可以实现,查天气,问时间,听评书,问“月季如何剪枝”这样的问题。

小爱智能音箱

小爱摄像头

我在远方可以单方向的看到父母。但还没有视频通话来的方便。

小爱摄像头

微波炉

买了个很多按键的微波炉,教给家里人用了几回后,我妈终于不再排斥,赞叹起来:这东西热饭,热菜真是方便啊。

微波炉

洗洁精

经过多次的思想灌输。让我妈终于感受到了洗洁精清洗的方便干净,并且化学品并不代表有害。

洗洁精

洗衣机

又是智能洗衣机,按钮太多了。我调好后告诉他只用按两个按键即可。

洗衣机

电热暖气片

冬天,北方冷。而农村自采暖生炉子也是一个力气活。有电热暖气片可以省力气很多。

冬天取暖真是个好工作。在城里面每年交了取暖费后感觉不到那种花钱带来方便所有的好处。可回了农村。每天早上起来生炉子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想斗争。

由此,我想城市的方便是多么深刻的影响着一个人。24小时的热水,方便 的交通。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外卖,送货上门的快递,到处都有的可供选择的餐饮店。

而在农村 ,这些便利都不存在了。拿取暖这件事来说,如果用太阳能电池板,前期投入太大,并且白天的电量没有办法很好的储存。风力发电取暖好像没有看到哪里有实现过的。

最理想的状态是天燃气到户,这样可以用天燃气取暖,又清洁又省钱。

电热暖气片

酵母菌

发面用酵母菌,要用30度左右的水把它泡开,因为酵母菌是活的。

酵母菌

豆浆机

比较实用。但清洗不方便。家里新打的豆子,用豆浆机打出来,喝着味道真是不一样。

豆浆机

面条机

并不实用。放水不好掌握,我妈自己从来都没用过。都是我每次回家给他做面条吃的。

电饼铮子

并不实用。温度不好掌握,难道是我使用的方式不对?

热水壶

很实用,家里必备。我在外地用的是小的,家里当然要买个容量大的。

热水壶

电磁炉

很实用。最好买那种真的大功率的。虽然都是标住着最高2000W,可使用时那火候的感觉可完全不一样。

电磁炉

空调

实用。特别是夏季。

空调

烟雾传感器

由于是家里生炉子自采暖。打算给家里安装一个。

一氧化碳家用报警器

收音机

以前我妈爱听评书。所以给他买了一个。

收音机

电池

日常生活用品。

电池

创可贴

日常生活用品。

创可贴

如何让家里人接受一件新鲜事务?

第一,准备

第二,演示

第三,培养

第四,鼓励尝试,试错,告诉他,坏不了。

第五,向他强调:不费电,不费水,不费钱,不贵,

第六,如果真的坏了,告诉他,没关系,再买个新的。

上门服务

我在外地,父母在老家,感觉现在急需要一种管家式的服务。如果哪个大资本家有兴趣把这件事做起来,我感觉一定很有市场。这种上门式服务可以方便的解决一些:买菜送菜,米面油的购买,打扫卫生,做饭,家电维修,等的生活需求。又能把农村的人力,以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这样让,需求,人力,公司,资本,很好的达到一个契合。像我这样在外地的人,也可以安心的在外工作了。

对于一线城市,物流的方便已经达到成熟。送货上门,叫快递更是方便得很。可是农村地广人稀,快递顶多到村部,还差那让人觉得方便的最后一公里。而农村大部分家门前并没有门牌号,送货上门要如何做到?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可否做这样的设想:一个村派一个全职的管家,最好对本村的方方面面都十分了解。然后成立完全的家政服务公司,组织装修,打扫卫生,做饭,快递,维修等人员共享。让每个村的全职管家和村里的所有老人保持联系,并安排每个家庭的需求。收取基础服务费和一些按次计算的服务费。通过规模效应,标准化来降低成本。

不知道资本对这样的事情是否感兴趣?

现有的居家养老模式

也许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而这些当中。有哪些是我应该做的呢?最好是有一个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神奇所在。

养老院

孩子赡养,住在一起

父母未和孩子住在一起,但在同一地

父母和孩子相隔较远

有保姆

需要照料

父亲或母亲独居

养老社区

传统社区

城镇楼房

传统乡村

怎么办?

基础建设

  • 乡村的门牌号码
  • 乡村的垃圾堆
  • 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观点,观念

  • 农村要不要建立一个大食堂?
  • 或者在小学,中学鼓励学校食堂对外开放。
  • 统一做早饭
  • 年轻人的加入。带来观念和观点的冲击

现在能做什么?

  • 赚钱,也许现在的大部分主要问题是钱不足的问题。
  • 传播,比如写这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