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注定将不平凡。
2020开年就给人与众不同的画面,进行到8月。更是让人觉得这也太像“魔幻现实”了。张文宏在复旦毕业的典礼上讲:世界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我想:“不确定性”可以很好的做为2020年的主题词。
今年的两大基调:
新冠
米国把事情搞得那么乱,今年又赶上米国大选。
但同时要看到,米国依然有很强大的实力。
米国太“自由”了,以至于连傻子也可以竟选总统。
米国的新冠的失败是米国的绝对自由,自大和制度的失败。任何事情的转变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时间的发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终南山院士说今年秋冬可能会再爆发一播。所以还不能掉以轻心。
也许要做好长期与新冠共存的准备。
我想也许把2020定义为: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的新冠比较恰当。因为也许新冠已经占据了人们太多的注意力,而可能忽略了其它更深刻长远,影响更深远的变化。
中美关系
不管是华为,还是关税,各国之间仿佛唱戏一般的表态。还有最近的领事馆风波。在各自的好朋友,政治,经济,疫情,利益下。演绎着各自的悲欢离合。
菲律滨,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日本。
社会化的媒体让信息传递得更快更方遍。几乎各种观点,各种立场,大小事情都蜂拥而至。
实际上,任何的观点在全球即将5G的背景下,都能以飞快的速度传递。人们获取信息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
而无疑,中美关系在2020年里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美又占着世界经济大约40%的份额。而排在后面的是:日本,德国,英国, 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加拿大。
以下也是2020年的BGM: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
似乎能成为一个解释今年好多现象的万能用语。不管是大火,大水,还是天气异象,蝗虫灾害,似乎都可以归结于全球气候变化。
由此,也能理解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基实,中国已经对碳排放做了好多的工作。只是我们比较低调,喜欢做事情,不喜欢宣传罢了。
我认为:中国会在碳排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影响,同时也是因为碳排放现在也形成了全球共识,并全球经济有很重要的影响。一些关键性的碳问题很可能会在中国这解决,因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治理环境,就是发展经济。这在当下的条件下已经变成了最正确的事实。
碳中和,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即一个人生活中排放的量和环保创造的量中和。全球为了应对,引入了碳排放指标的概念,并且碳排放指标可以交易。这样就可以让碳纯排放国去补贴环保国。
技术变革
各种各样的技术位置,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认知,习惯,思想。人们是如何被时代淘汰的?从他不懂得最新的技术开始的。
美国提出的教育理念:STEAM。各位家长不妨考虑下。
- Science(科学)
- Technology(技术)
- Engineering(工程)
- Arts(艺术)
- Maths(数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的知识需要学习,技术能力需要动手,而工程需要与别人大规模的合作。艺术是审美能力。数学是一种高级的抽象。
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是审美能力。
而抽象能力决定着孩子能走多高多远。
2020的特点:
所有发生的事情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高复杂性,开放性,脆弱性。
对各种信息泛滥的看法:
人们被淹没了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泛滥,信息过载,信息焦虑。各种与信息无孔不入。而且对于自制力方面,本人实在不敢对自己恭维,根据历史的经验,我是完败的。
所以现在我也完全看清了现实,省着点用自己的自制力,因为我根!本!做!不!到!
题外话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我也不会要求别人做得到。说得更远些,将来我也不会要求我的孩子有很厉害的自制力。
与其克制,不如对信息挑选,制定规则。
可以看的:
- 各国政要
- 大学教授
- 企业家
- 十分跨行业的言论:如化学
- 语言类的:如日语,英语
不要看(对我个人而言):
- 游戏直播
- 鬼畜
- 推荐类的
推荐类的信息带有推荐人的目的性,而寻找类的信息带有我的目的性。
现在的资产负债情况?
以下的各种情况,因为拿不到数据,所以只列出了分惜的一个框架。也许将来会细化。
买了一套房的
他们可能真正的承压。如果有房贷,会更面临着无法应对任何的风吹草动。
有多套房的
北上广深的房租收入就可以过得很幸福。
上班一族
真正的“无产”阶级。依然过着朝九晚五,忙忙碌碌的生活。说着身边的同事,谈论着中午吃啥 ,打把王者荣耀,刷刷抖音,盼望着下班,盼望着周末。
盼望着加工资,盼望着旅游,谈论着同事,谈论着孩子。
企业家
在上半年,真正承压的是企业家们。上班一族有社会福利保障。而那些效率不高,企业经营,产品都相对传统,则面临着更高的压力。
而那些效率高的企业,连锁的企业,则有更高的应对风险的能力。
上半年是对各种企业的一次大考。
无固定收入群体
这部分人流动性大,分化也很大,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全职家长,他们每天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上。仿佛他们的生活已经结束,而孩子代替了他们重新来活了一次。于是就是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各种各样的教育孩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上班,每天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聊着天,也不聊生意,玩着动森。
学生
学生的天职是上学,上半年,也许除了憋坏外,可能还是生活的天堂。
老人
老人的生活受到的影响也不大。不过学生和老人的生活更受到家里年轻人的影响。如果没有生病。没有需要照顾的人。又有年轻的劳动力。生活还是可以很不错的。
我们的特点:
城乡情况非常不同。
传统与前沿并行。科技做为催化剂起到促进作用。
科技会引起巨变。但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
数据提供的是做决定的参考,而不能成为做决定的依据。换句话说:数据是做决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良好的数据有可能会掩盖问题的实质。
中国最新式的创新:很可能在新疆。
一线城市人们的生活时钟向后调了2个小时。
新时代的盲人摸象。因为事情变化得太快了,各个领域都在做突破,系统又非常的复杂,而又充满了活力和探索。所以很可能进化出新的物种,新的能力,新的功能。
中国的理论界,科学界,文化界,都在呼唤伟大科学家的诞生。
一切以快速见效的时代可能过去了。
新物种,新能力,新功能在涌现中。
采取的观点:
在绝对的光明中,人们同样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风险可能应对不足。
拥抱不确定性。越早的接受这个事实,越早的容易产生行动。
人们的很多问题都具有不确定性,脆弱性,开放性。大数据要求我们接受混乱和不确定性。一但我们承认甚至拥护这个事实的话,我们离真相就更近了一步。
人工智能并不能单独的去看待。人工智能会和人类一同进化。
人工智能依然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大数据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数据观和方法论。即人们要如何看待大数据。
人们根深蒂固的观点有:稳定的工作,房子,结婚,生子。不看好比特币。观念需要转变,根深蒂固的需要转变,看法需要转变,思想需要转变,角度需要转变。
请小心你的一切看法性的言论。
黄金的地位,比特币的地位。可能会随着美元的地位发生变化。
这个世界已经从社会需要什么 向我需要什么转变了。
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每个人的梦想。
关键词:
融合,混搭,跨界,
所以:
- 经过新冠之后,真正承压的是企业家们。
- 中国的生产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 中国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 效率,成本有瑕疵的企业受到了挤压。
- 中小企业要和BATJ配合。
现在需要企业家们开动脑筋,给现在的超高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找个突破口。
人类如何应对非线性增长的需求?音乐,视频,和智能算法一起进化。融合:学习,工作,玩乐,生活,生产,消费,线上 ,线下,虚拟,现实 。打破所有的次元壁。
在复杂的环境中,花费90%的精力寻找并效仿那些做得好的人。剩下10%的精力花在做个体实验和透彻思考上。
以下为公众号付费部分: